摘要:2024年1月10日,由投資家網主辦,財經銳眼、有時間協辦,北京微金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十二屆股權投資年會”在北京千禧大酒店隆重召開。
整理| 蘇年
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
2024年1月10日,由投資家網主辦,財經銳眼、有時間協辦,北京微金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十二屆股權投資年會”在北京千禧大酒店隆重召開。
在下午分會場一中,元和資本創始合伙人張正喜、力合華昱董事長馮杰、中科創星合伙人夏琳、匯芯投資總經理王少華、光速光合執行董事郭斌,昆仲資本董事總經理王冠飛將作為專場主席,圍繞主題“‘專精特新’的使命”,進行精彩討論。
以下為圓桌討論實錄,經投資家網整理:
王冠飛: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昆仲資本的王冠飛,也是本場圓桌論壇的主持人。開始請各位投資人嘉賓簡單介紹一下自己。
郭斌:各位好!感謝投資家網的邀請,我叫郭斌,來自于光速光合,自2011年到現在,我們專注在科技領域的早期投資。聚焦在硬科技、綠色科技、醫療科技等相關領域。管理約200億人民幣左右的資金。
今天主題是“專精特新”,光速光合自2013年開始了硬科技賽道的布局,目前有超過40家被投資企業榮獲各級“專精特新”企業榮譽。
王少華:大家好!感謝投資家的邀請,我是匯芯投資的王少華。匯芯投資脫胎于工信部在深圳指導設立的全國唯一在5G高端器件領域的國家級創新中心,工信部指導設立這個新型創新載體的初衷是要解決我國在5G產業領域,尤其是上游材料、工藝、高端芯片、高端器件等環節倍“卡脖子”、受制于人、國產化率不高的問題。我們本身是集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人才培育、國際交流以及產業孵化培育于一體的復合型創新載體機構。
從匯芯發起股東可以看出這個特點,我們成立時間比較短,2019年才正式成立,發起股東包括了深圳市國資、清華大學、南方科大、西安電子科大、以及29家5G產業鏈的代表性企業,這里面包括樂中國電信、小米、OPPO、傳音、天瓏、京信通信、國人通信等等,其中已有20家是上市公司了。我們依托這個股東組成的政產學研資的聯合體發起成立了匯芯投資。
我們基金的特點比較鮮明,專注于投資半導體、5G,現在逐步擴展到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這個領域的硬科技的企業。成立三年來,我們一共累計投資了41家行業內的創業公司,大部分都是前兩輪的早期投資。今天主題是“專精特新”,這41家企業已經有7家成長為國家級的小巨人企業,有10家是各個省市級的“專精特新”企業,同時還有15家正在申報過程中。目前在管規模是15億元,謝謝!
夏琳:大家好!我是夏琳,來自中科創星,感謝投資家網的邀請,與各位進行交流。中科創星成立到現在有10年的時間,目前基金在管規模超過100億,投了440多個硬科技的項目。我們主要標簽是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做早期科技成果轉化,所以一直在硬科技賽道里進行布局。主要聚焦在光電子、半導體、軍工、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及前沿科技八大領域。截止2023年12月的統計,在投項目里有158個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有57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馮杰:大家好!感謝投資家網的邀請,我來自力合華昱的馮杰。力合華昱是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專業做股權投資和合作管理的機構,我們團隊2012年一直負責研究院體系的創業投資的業務。力合大體系從1999年開始,過去20多年一直在國內堅持做硬科技,堅持做早期,堅持這兩個特色做了20多年投資,歷史上累積投了四五百家企業,近些年獲得“專精特新”企業稱號也有七八十家。
力合華昱是新的品牌,2017年有機會做了混改平臺,為什么叫華昱?因為中華之光,每一個做硬科技的創業者都是國家未來的希望,我們希望未來有機會追上這束光追著它成長。
力合華昱還是偏早期的階段,依托于研究院大產學研的背景,所以投資理念比較強調一方面從科技創新中來,第二要到產業中去,我們做每一支基金和政策要和產業合作伙伴一起推動他們的成長。近些年,除了傳統投資策略以外,我們也和多家地方政府合作做產業類的基金,幫助地方一起培育產業,帶動產業升級工作,希望有機會多和大家交流。
張正喜:大家好!謝謝投資家網邀請,有機會跟大家做交流。元和資本是不到10年的本土基金,我們基本都是做產業做實業出來的,是另類的基金。時間比較短沒有趕上互聯網浪潮,所以一開始做投資就專注于硬科技領域,我們是“專精特新”最純粹的一支基金。
我們投的項目里面絕大多數都是科技項目,我是工科出身,北航畢業以后去國企工作很多年,然后創業做實業,又做了投資,所以對技術、對產業比較熟悉,干我們熟悉的事情,可以說元和資本從1997年開始就一直專注做這個行業。我們不是投資/投行出身,怎么才能找到投資抓手?投資的本質是尋找發現優質資產,你能不能找到最優資產,有兩個方面,一是技術很牛,在賽道有很寬的護城河,二是團隊具備企業家的精神、企業家的特質,能把技術變成商品,能夠為客戶服務,能夠有很好的市場表現,把東西賣出去把錢拿回來,創造利潤。這件事情我們想得很透徹,起步就設立種子基金,守在北航、清華、中科院門口投資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我們堅持的邏輯是世界前沿科技,底層理論創新技術,有應用創新再工程化才能做出來,不守在大學校園門口就不能找出“專精特新”項目,這是底層邏輯,所以有種子基金布局,有清華種子、北航種子,我們準備在今年開始中科大和華科大的“專精特新”項目投資。
我們也有一個母基金產品是市場化母基金專投天使的,所以叫天使母基金,我們堅持天使基金不能超過3個億,因為早期投資額小,投資期又不能太長,硬科技公司成長慢,周期長,規模大了投資期必然長,在基金有限時長里如何退出來?要有規模限制和時間效率限制。元和母基金七八年來合作了20家機構,大部分是一線機構,他們過往投資IRR都在30%以上,DPI四到五年到1。合作伙伴基金的市場表現很優秀,所以我們母基金產品表現很好,IRR在20%以上,DPI前兩期過1了,第三期正在努力。
因為元和母基金的合作伙伴能力比較強,所以整個投資團隊能力擴展了,我們投了20個子基金,平均每只基金有10個投項目的,那就是200個優秀投資經理在全中國找好項目,所以好項目發現能力擴增。元和資本后面還有中期VC,我們投種子,合作伙伴投天使,我們在生態池中優選估值5—10個億還有二三十倍空間的項目做加持,謝謝!
王冠飛:謝謝各位嘉賓,我也做一個簡單的介紹。我是來自昆仲資本的王冠飛,昆仲資本是2016年成立的,專注于投資科技創新型的早期及成長期企業。我們一直布局“專精特新”的方向,以過去5年為周期,我們在“專精特新”領域主要選擇智能出行賽道,在這個賽道里我們采取的是“生態式打法”,布局了整車、零部件等上下游。比如我們投資的小鵬汽車、文遠知行、速騰聚創、靈明光子這幾家智能出行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就已形成了一個比較好的生態——這些企業是彼此的供應商、彼此的合作伙伴,甚至有些是另外一些的投資方。從2022年開始我們沿著“智能出行”逐步往前延伸,也開始重點布局人工智能和機器人賽道。
一
投資人如何看待“專精特新”
王冠飛:第一個問題想問一下各位嘉賓,我拿到的數據是2022年我國“專精特新”企業數在6萬家左右,2023年最新的數據“專精特新”企業數量超過了10萬家,增長速度還是非??斓?。
所以第一個想問一下各位投資機構里面,大家怎么看待“專精特新”?它處在什么地位?是不是當做專門投資主體來投資?
張正喜:“專精特新”企業這個數有點長得太快,早期天使投資項目一年沒有投這么多個,不會個個都是“專精特新”。
元和資本堅持從理論創新到應用創新開始尋找一些新的投資機會,堅持投理論創新通用技術,我們投的這些項目是比較硬的。很多人問我,元和資本的賽道是什么?如果一定要貼一個賽道標簽,那就是世界前沿理論創新并且具備通用性質技術,就是我們的投資,也是我們堅持在大院大所投一些科技成果轉化的項目背后的核心理念。
“專精特新”我的理解應該是科技概念+產業概念。早期投資有非常深刻的體會,我們要找好技術,最近十幾年中國科技投入非常大,大院大所、高校、大實驗室也很多,所以技術很多很前沿,問題是這些技術在五年左右變成商品、變成創業公司,這不是技術能解決的問題,市場消費、消費升級跟產業生態發展有很大關系。
我們判斷一個技術能不能投的時候,一定要判斷未來五年左右能不能成為市場的剛需,能不能成為市場迫切需要的產品,能夠受到市場的推崇。早期團隊要花很大力量幫助技術團隊解決商業認知的完善、補充和建立,推動商業活動開展,包括團隊完整性、商業路線的制定、戰略制定和很多方面。
早期投資不僅是投資行為還是賦能行為,賦能比投資更重要,元和資本這幾年能夠投出那么多硬科技的企業,元和母基金間接投資加上元和直投,總共投了1200+科技企業,上市比例大概在20%,這個比例還是蠻高的,堅持做賦能型的投資才能投出非常好的硬科技企業。
從投資人角度如何理解“專精特新”?“專精特新”第一具備非常強的世界前沿技術的特點,它是原創技術;第二團隊一定具備企業家特質,要能夠在短時間打造出企業家團隊,這樣團隊才具有商業的“專精特新”,既具備產業的也具備技術的真正“專精特新”好企業。
馮杰:“專精特新”概念提出有大宏觀背景,我們作為全球最大工業化國家,工業門類在全球產業鏈中是最全的。變大以后更強調變強,尤其是要解決技術痛點、難點、卡脖子的環節,這種環境下強調提出要做“專精特新”的企業,培育不同行業、不同產業鏈環節中有自己特點、有技術能力和技術門檻的企業。
過去20年隨著工業化進程,所有投資機構尤其是投硬科技的投資機構,投資領域賽道比較廣,因為各個行業各個技術領域都在追趕或者趕超大時代背景下,涌現出了好的公司,從中國企業變成全球化的企業,這是我理解“專精特新”大概念的提出。我們作為高校背景的創投機構,在過去20多年來一直有比較強的技術性偏好,希望投技術領先的企業或者技術,能夠改變行業或者產業的競爭格局,而技術是我們最大的關注點。
現在回過頭看過去投的創業者也就兩類,一類是非常前沿技術誕生的地方,尤其以高校和科研院所為基礎,是非常前沿的材料和技術誕生地;第二是行業老兵,在行業做了很多年,能看到行業發展痛點和機會,我們過去投的創業者主要是這兩類。
從投資邏輯上,我們依然會覺得國內有大量“專精特新”企業和投資機遇,在各個行業會存在,尤其是這兩年大行業系統性機會沒有反而更分散,未來產業升級和進口替代還是長期的邏輯。我們國家一直強調產業高質量發展,包括參與全球競爭,最拿得出手就是工業,這個技術是不能丟的,所以長線的投資邏輯在未來很多年一直會存在,只是說大家從不同維度關注同樣項目或者團隊身上。
夏琳:“專精特新”的標簽之一是在某個細分領域里有技術的先進性和創新性,而國家政策對此類企業的支持力度很大。
中科創星自成立以來便聚焦于投早、投小,致力于發掘高技術壁壘的行業優質企業,它們是專精特新的“種子”。所以發展到現在,近四分之一的項目已經屬于“專精特新”企業,作為一家硬科技早期投資機構,中科創星始終堅持最初投資上的策略,也恰好趕上了國家對“專精特新”的支持政策,所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未來我們除了會繼續在硬科技賽道進行早期投資外,還專門設立了聚焦在“專精特新”領域的投資組,加大對“專精特新”投資的布局,這也是隨著基金管理規模不斷擴大,對機構的經營與管理提出的新的要求。
王少華:說到“專精特新”,這幾年突然變的火起來了。我們國家已經有了高新技術企業的認證體系,為什么還要有“專精特新”的序列呢?
說到這個問題,正好聯系到我前段時間去做被投企業的投后走訪,匯芯有一家被投企業是做芯片先進封裝領域國內前兩名的公司,我問他們管理層,貴司完全符合各方面的標準,你們為什么沒有申報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呢?他們回復說因為我們的規模太大了,已經超過了工信部認定的范圍。所以這里強調一個概念,“專精特新”特指針對中小企業的,而不是針對大型企業的,甚至可以說,“專精特新”本身是中小企業創業成功的必由之道。
對于小企業來說,創業時手頭的資源非常有限,這就必須要“?!?,要非常專注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去耕耘、去做深做透,因為“?!?,才有可能做到“精,成為這個領域精益求精的企業,同時要做到“特”,也就是能找到差異化的產業切入角度,跟大企業或者上市公司實現錯位競爭,“新”就是要不斷有創新的精神和行動。其實我們基金做創投,篩選企業標準的就是“專精特新”,它符合硬科技企業的成長規律,匯芯這3年來投的企業都是“專精特新”導向的,不管有沒有這么一個“專精特新”的稱號,企業本身就具備了“專精特新”的特質,這才有可能在創業早期用投資人給的一點錢,逐步成長起來。
另外,實際上“專精特新”也是培養未來鏈主型企業的溫床?,F在耳熟能詳的大企業都是從“專精特新”的方向突圍做出來的,十幾年前工信部公布第一批小巨人企業的名單,像華為也在第一批小巨人企業里,現在已經是非常大的鏈主企業了,國外也是一樣,像3M、德州儀器等等世界500強企業,也都是從一開始專注做精一個領域再逐步擴展起來的,所以說“專精特新”是創新型企業、科技型企業成長的必經之路。
郭斌:各位專家討論很充分了,我補充一下我的觀點。
“專精特新”這個概念真正提出是在2011年,是時任工信部總工程師提出的概念,走到今天已經有13個年頭了。
我們認為“專精特新”這類企業和產業背后的屬性由來已久,是順勢而為水到渠成,是中國科技產業發展的必經之路。我想從三個方向展開一下。
首先是中國科技產業的發展,中國底色是制造業大國,自改革開放之后承載了近50年的快速發展,早期利用成本的比較優勢獲得了巨大發展空間,但發展到現在需要向專一性、精細性、差異性方向發展,其背后對應的是從“中國制造”向“制造強國”的轉型升級。我們看到,國內已有不少工業精細化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正在從產業追隨者變成與國際巨頭不相上下的并駕齊驅者,甚至成為新行業的引領者。
這其中有兩大驅動力,一是國產替代,就是要保證供應鏈的安全、自主、穩定、有韌性,需要我們從上游去探索專業化、精細化、垂直化的細分領域機會。
二是中國部分行業的發展至今已成長為引以為傲的民族產業,像新能源,比如新能源電池領域發展至今已經打出了中國的自主品牌,像鈉電池的創新、產業布局和生態構建是在中國逐步完善建立的。這些新興領域的成熟落地及商業化推廣,都在逐步通過本土化的創新得以踐行。落地到“專精特新”這一點上,是產業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其次是資本的發展,從最早創業板的推出,到后面科創板的推出,再到前兩年北交所的推出,三個不同的交易板塊都映射了國家層面、產業層面對產業背后創新屬性要求的漸進式發展。
第三是投資機構的長期布局,其實各家機構包括光速光合在內,在更早的時候,多則十年少則五六年前就已開始進行相關領域的早期布局,投向這些科技含量較高的細分賽道的隱形冠軍企業。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現在我們被投企業里超過40家榮獲“專精特新”小巨人稱號的企業,也都是水到渠成的結果。
二
投資人如何挑選賽道以及標的企業
王冠飛:下一個問題想請教一下各位嘉賓,剛剛我說了兩個數據,2022年6萬,2023年10萬,數據可以看出“專精特新”企業出現井噴的狀態,數量很多,大家作為資深投資人挑選企業策略什么樣?怎么在這么多“專精特新”企業里挑選出大家認為比較有投資價值的標的,這是第一個。第二個能不能請大家簡單分享,以5年為周期,這5年比較關注“專精特新”具體哪些細分的賽道。
郭斌:對于投資人來講,投資邏輯和投資理念都存在變與不變。不管什么時代、投資什么方向,不變的是對整個賽道發展潛力、成長性、競爭格局以及企業技術競爭力、產品競爭力、團隊企業家精神的關注。
在“專精特新”概念下,有幾點我想跟大家探討一下。
第一“專精特新”相關領域的精細化、細分化、垂直化。在我的腦海里想到這個概念對應的市場格局、行業格局,首先想到的是遺傳樹狀圖(自上至下逐漸分叉,變得細分繁雜),早期是針對下游終端,消費電子、工業電子、汽車電子,對應的這些都是從終端市場優先發展起來,這類市場機會大,但相對發展比較粗獷,頭部效應也比較明顯。
專精特新在每個環節都要往上游細分賽道去探,這意味著必然出現兩個特點,一是更加精細繁雜,每一個大終端市場對應眾多小的中游甚至上游企業和賽道,它們比較細分,市場空間格局有限。第二對應的是有限的市場機會,且比較繁雜。
在這個背景下做投資,面對如此繁多的細分賽道,投資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產業發展的精力有限,所以首要推崇的是自下而上細分式的梳理,做精細化的篩選。
舉個例子,比如功率半導體是大家比較關注的新興領域,從硅基到第三代半導體,后者是新興方向,對標工業電子、新能源,都是需要發展的零部件。但是核心環節發展這么多年為什么沒有起色,或是受限于成本高企。那么成本高企的背后是不是可以在襯底環節和晶圓加工環節去探討有競爭力、有潛力的工藝方向。這就是一種系統化的梳理。
第二談到“專精特新”對應細分領域大,但精細化對應的市場空間是有限的。以前談到終端市場重則千億級、幾百億級,現在往上游走,涉及材料類、先進裝備類,有些精細化的分支可能只有小幾十億的空間,那就意味著這類市場很難容納太多頭部企業,對投資機構來說容錯率相對不是很高。所以我們希望在有限空間和有限時間內能精準把握。
第三談到人,大家說投資就是投人,投“專精特新”的創始團隊底色相對比較單一,高??蒲性核e攢多年的經驗,有非常優秀和差異性的技術能進行成果轉化。他們的優勢是技術、產品,但在其他商務能力、銷售市場能力、企業經營管理能力等方面相對是他們的短板。在這一點上希望創始人和創始團隊具備企業家精神,我們核心關注團隊的豁達性、開放性、包容性,在這個基礎上能兼收并蓄,能夠意識到企業在商務轉型時,需要吸收不同專業的人才來完善團隊。
王少華:說到“專精特新”企業的投資策略,這里有兩點跟投互聯網之類的模式創新型企業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對于“專精特新”企業,單個項目投資成功的回報倍數并不會像互聯網項目那么高,因為互聯網項目的市場想象空間很大,一個項目一旦投中了,有時候會給投資人帶來幾百倍的回報,所以一個成功的互聯網投資項目就能夠把整個基金的本金賺回來,這種情況在互聯網投資領域是有的。而很多“專精特新”企業,本質上是供應鏈企業,它是為某一個特定供應鏈環節的需求去服務的,即使能夠成為上市公司,如果找不到第二增長曲線的話,那市場空間是有限的。對于投資“專精特新”企業來說,要把對投資回報率的期望降低。比如后期一點的項目,能有2—5倍的回報就很好了,天使輪的項目即使能走到IPO,通常也就30—50倍的回報?;谶@樣的特點,投“專精特新”企業就一定要提高成功率,你要確保所投的項目里面,失敗失敗的概率盡量低,爭取每個項目都能給LP帶來正回報。在這個基礎上,有可能因為運氣好,所投項目里面出現一兩個爆款項目,所以投“專精特新”企業的成功率特別重要。
第二“專精特新”企業的成長規律跟模式創新企業不一樣,互聯網項目的商業模式一旦走對了,在一兩年內,用戶數、估值、融資額、受關注度都是指數級、井噴級的增長,但到了一定階段后,因為賽道內企業的同質化競爭,會陷入增長瓶頸,那時候就會出現比較慘烈是拼殺型的競爭,像打車軟件大戰、共享單車大戰等,都是這樣。
而“專精特新”企業又不太一樣,它有點反過來,是厚積薄發式的增長,很多技術,即使早期砸幾十億的錢去搞研發,也未必能有用,還是需要時間的積累,坐若干年的“冷板凳”,一直“熬”到某個時候獲得了技術突破并且進入了頭部客戶,后面會出現一波比較明顯的增長,這個過程短則3年,有的5年、7年,尤其是材料類、生物醫藥類企業,會更久,這是它的客觀特點。
所以我們做投資,要順應企業發展的客觀規律,我們的策略是投“專精特新”企業,要躬身入局,要用實業思維、從實業角度和做產業的做法去投項目,所以,我們用“孵化+投資”的模式去做。匯芯的合伙人有來自于鏈主企業,負責供應鏈采購多年的專家型人才,對于要投的企業,我們可以從大客戶的角度去指導他幫助他,告訴他怎么樣把關鍵環節做好,進而成功導入中興、華為、OPPO、小米這樣的頭部企業,這個過程中,我們一路上會給企業很多的輔導與幫助,確保他們在這個時間段走得平穩,不至于半路夭折。
現在匯芯投資的41個項目里面,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嚴重問題的,保持了“零失敗率”,主要是因為用了產業思維來做投資這件事,從這3年跑出來的投資數據來看,證明了這是比較有效的系統性的方法。
回到主持人說的第二個問題,現在投資關注熱點方向是什么,我們主要看兩個維度,也就是科技的兩個維度,一是信息,一是能量。說到我的老本行電子工程。,在信息領域正在層出不窮地涌現新的機會,比如人工智能、元宇宙等等,其本質是什么?信息的作用可以從兩方面來看,一是生產側,因為有了信息的更高效的利用,可以提高物質財富的生產效率,在這個角度來說能夠做出一片新的藍海市場,包括5G、工業互聯網、機器人、智能制造等等,都是從這個方向考慮的。
二是用戶側,對于大眾來說,信息因為其可復制性,是最好的實現科技平權的手段,即讓老百姓用最少的代價得到更高級、更豐富的享受,這實際上是商業角度最大的成功。舉一個例子,消費角度符合這個規律的典型例子是可口可樂,2塊錢一瓶的飲料可以讓大家得到非常好的口感享受,所謂的“肥宅快樂水”。在信息領域,有很多產品都具有這個特點,比如互聯網、智能手機,大家花錢不多,但能夠得到非常豐富的享受。
將來這個領域還會出現很多這樣特點的產品,比如像人工智能,以及結合人工智能的服務型機器人,最近看到斯坦福大學研發了一個叫做“ALOHA”的家庭服務機器人,雖然成本還比較高,但這個機器人已經可以完成很多家務勞動的基本動作,例如疊衣服、打掃房間、做飯、澆花等等,類似這樣的產品,以及包括結合了最新MR技術的元宇宙項目,將來有希望讓大家足不出戶就能體驗到更豐富的精神和物質享受,獲得商業上的成功。
比如我們在做的大多數人都沒有去過南極和北極,去一趟的成本是很高的,可能要花費幾十萬以及一個月的時間,我們最近投資了一個項目叫做沉浸機遇,可以通過更具沉浸感的VR科技,讓大家在家門口就能身臨其境地體驗到去南極和北極的感受,甚至穿越回唐朝、漢朝去體驗一把,這個項目在上海有一個體驗館,目前在大眾點評上排名第一,建議大家有興趣的可以去體驗一下其中的《風起洛陽》項目,類似這種產業,將來會非常受歡迎。與此同時,為這些產業鏈配套的各環節上,也都會誕生很不錯的“專精特新”小巨人的企業,這里包括底層材料、工藝設備、芯片、高端器件、終端以及軟件等等,這是一條信息的維度。
第二是能量維度,現在明顯拉動的趨勢是“雙碳”化,所以新能源、氫能、鋰電池、電動車、光伏、儲能等領域,都在不斷涌現出新的機會。新能源的終級殺手锏是更便宜、更廉價,而不僅僅是環保。原來化石能源工業走了兩百多年已經基本走到盡頭了,再提高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也沒有太大的空間了,但以新材料作為引領的,在新能源領域通過降本增效降低能源使用成本,這個空間還是非常大的,所以在這個領域非常有機會,這也和信息一起,是目前匯芯投資的兩條并列主線之一。
夏琳:先回答主持人第一個問題,就是關于“專精特新”項目的發掘。
對于中科創星來講,我們投資邏輯始終沒有偏離初心,也就是打造“中國科技創業之星”。雖然目前中科創星已經投出了100多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和50多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但是在一開始投資時并不知道它會成為“專精特新”企業,也沒有將其作為投資的硬性指標。因此我們取得的成績,是按照中科創星的投資邏輯堅定不移地執行,從而收獲的一份成績單,而這些企業成為“專精特新”,也只是這個過程帶來的“附加值”之一。
中科創星判斷項目的標準有這么幾個,首先要有高的技術壁壘,第二是有競爭力的團隊,第三有可預見的市場應用場景,我們判斷早期項目都秉承這樣的投資邏輯。
馮杰:從“專精特新”怎么去篩選,近幾年國內大多數投資機構才開始投硬科技產業,再往前還是一二級資本市場價格差比較大,所以大量投資機構在投偏中后期的項目。我們投了這么多年偏早期的硬科技,“專精特新”領域的大多數企業,都是工業領域中游或者上游,其他企業產品并不是直接面向消費者或者市場,更多是做配套,這決定了成長曲線還是比較漫長的。
我們經??吹叫碌募夹g走在新的道路上四五年有真正客戶,甚至以后才有一定的市場份額,我們過去投的項目沒投那么長時間,但創業時間十幾年以上才能跑到市場環節,市場還有更多要做的事情,只能算階段性成功,這是行業的特點,尤其是投這個領域的機構有一定情懷和耐心是特別重要的。
大家也在強調投資的特色,不同的投資機構結合自己的資源稟賦幫助被投的項目相對加速成長,比如說我們這樣機構在科研合作上、人才補充上、上下游產業協同上,能夠提供一些協助,來幫助早期或者成長期被投項目獲得更好成長機會和空間,這是行業的規律,行業耐心布局和耕耘是我們要做的,有時候很難判斷產業或者具體到項目什么時候突然爆發。
我經常說所有投資人比較好判斷是技術趨勢、產業趨勢,這個判斷不會有大偏差,具體是明年、后年或者大后年,哪一年企業能夠實現銷售或者業務騰飛,這是非常難以判斷的,因為受到影響因素太多了,這也決定了投資結果。
第一在芯片、醫療領域中企業都是競爭非常激烈,我們在看幾類,一類是前沿科技,像材料很顛覆性的技術真正成熟后會對產業或者行業帶來顛覆性,早期技術一定要關注。
第二這么多產業,能源、新能源也逐漸在全球產業具有競爭力,我們也會關注未來有機會做配套走到全球市場工業品類,否則只在國內工業技術天花板自己卷的很容易沒有利潤。
第三還是有一個機會,隨著初步完成工業化,人均GDP繼續去提升,帶來了新技術或者圍繞人生活方式的應用,很多技術在人均GDP很低的時候,中國軟件產業一直做的不是特別好,后來大家分析人均GDP到一定程度類似于偏軟的東西機會真正會來,這也是機會,類似于這樣趨勢在做投資時要有些布局和關注。
張正喜:“專精特新”這個概念對于企業來說是過程,對于階段來說“專精特新”是早期階段,從種子、天使、A輪很少到B輪,基本上是B輪之前的階段。
我經常講股權投資是經濟形態最高端,股權市場里早期投資又是最難的事情,在座的同行我們干了最難的事情。既難又想做好怎么辦?我們要理解消費升級后,早期公司服務市場、服務用戶也得四五年產品才能推出來,所以提前投“專精特新”技術的時候要判斷五年以后有市場,投早了把投資人錢燒了,投資人耐心也沒了,那這個企業就黃了,技術很好但活不下來,因為投資階段太早了。投資太晚了也不行,中國創業者太多,新東西一出來會有幾百家上千家,賽馬機制前面優秀公司已經跑出來了,再爭奪市場難度太大。
我們在做早期投資過程中,一是注意消費升級判斷,另外是國家宏觀政策的判斷,研究發改委政策,未來國家在行業發展上的布局,哪些是支持的、哪些是鼓勵的、哪些是短板。“專精特新”早期要有提前量,提前量要跟大政策結合起來,而早期投資風險巨大,政府地方引導基金的底色是風險規避型的投資邏輯,所以主要還是市場化的錢該干的事情。
未來機會像創新藥、醫工結合醫療器械、人工智能應用場景都是很好的投資機會。中國世界人口這么大需求也多種多樣,機會還是蠻多的,判斷好投資時點和未來的爆發點,一般投資成功率還是蠻高的。
王冠飛:謝謝各位嘉賓!咱們討論很熱烈,也接近尾聲了,最后每位嘉賓一句話講一講對于“專精特新”未來最想說的一句話,可以是期待等等內容。
張正喜:股權投資是經濟的最高形態,股權投資里的早期投資也是最難的,我們樂在其中。相信接下來中國科創二十年會有大批優秀科創企業立于世界商業之林。
馮杰:作為一個投資機構要有點情懷,帶著耐心,一起伴隨著“專精特新”中國產業之光成長。
夏琳:“專精特新”與硬科技一樣,面臨周期長、難度高、不確定性強等特點,因此它的發展遵循前期緩慢,后期爆發的規律。投資硬科技,或者說投資“專精特新”在前5-10 年屬于“十分耕耘,一分收獲”,之后才會出現“一分耕耘,十分收獲”。因此,投資“專精特新”需要耐心資本和長期主義,才能創造足夠大的價值。中科創星愿意陪伴創業企業家一起成長。
王少華:沒有廣大“專精特新”企業做支撐,中國制造就會根基不穩,中國制造也就沒有未來,所以,匯芯也會一如既往地通過“孵化+投資”的模式,堅定支持咱們國家“專精特新”企業的成長。
郭斌:“專精特新”是中國產業升級和轉化必然發展之路,作為投資機構,光速光合不單單做好陪跑者,更希望能置身于技術發展的浪潮中,扶持并培育更多產業的“專精特新”小巨人,分擔中國制造業升級的使命。謝謝!
王冠飛:發展“專精特新”是中國科技和產業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和必經之路,昆仲資本堅信其中將誕生未來中國的“頂梁柱”公司們,我們也將一如既往堅持對“專精特新”早期企業的投入,與創業者和公司在一起成長,筑牢“中國制造”的基礎。
王冠飛:謝謝大家,也謝謝各位嘉賓,這場圓桌暫時到這里。
本次大會以“問鼎星辰 智能涌現”為主題,旨在共同探討和推進人工智能與物聯網技術(AIoT)的深度融合...
11月20日至22日,WellFitXplore 2024(2024亞太康健培訓節)在澳門路氹美獅美...
8月28日-29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指導,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昆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4中國...
有一種疾病老百姓聽起來可能還不太熟悉,但它已成為危害人們健康的第四大“殺手”它就是——慢阻肺,慢阻肺...
投資家網(www.shenbeixinrencai.com)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
2016年注冊于北京的中氫新能技術有限公司,下設位于大興的裝備制造公司、位于海淀區的技術研究院、材料...
一度無比高光的理想汽車,猝不及防遭遇重挫。
2024年1月10日,由投資家網主辦,財經銳眼、有時間協辦,北京微金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十二屆股權...
2024年1月10日,由投資家網主辦,財經銳眼、有時間協辦,北京微金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十二屆股權...
2024年1月10日,由投資家網主辦,財經銳眼、有時間協辦,北京微金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十二屆股權...